在安徽建工集团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 海 平
(2011年2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集团公司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一五”圆满收官,“十二五”开局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运成同志作了题为《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执行,为实现安徽建工“十二五”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工作和“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经验,明确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十二五”奋斗目标。报告是指导全年工作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件。省政府副省长黄海嵩向大会发来贺信、省住建厅李明厅长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建工集团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会上表彰了2010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签订了2011年经济责任状和党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上午的会议开得很成功。
下面,我代表集团公司党委,就有关工作和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认清形势,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
多年来改革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正确分析企业的自身状况,认清企业的阶段性特征,正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就能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并取得成效。2003年以来的八年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综合改革、整体扭亏脱困、与省路桥集团强强联合等,企业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建工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徽建工跃上新台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经营领域不断拓展,跨国战略初步成型,企业管理不断创新,人才队伍逐步优化,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建工作取得新成绩,企业品牌逐步树立,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国际承包商225强,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同时,在搞好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方面还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为“十二五”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台阶之后的新的黄金发展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安徽建工作为我省建筑业的排头兵、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机遇前所未有,完全有可能在黄金发展期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目前,安徽建工及子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已经制订,未来五年的蓝图已经描绘,我们完全有条件把规划变为现实,把蓝图变为美景。我们有理由坚定信心,在“十二五”谋求更大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企业机制问题、外部环境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另外,与发达地区同行业相比也还有差距,如发展规模不够大、发展质量不够高、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科学发展逐步加以解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地分析当前企业状况,增强搞好企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既要充分看到企业的优势和改革发展的成效,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又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差距和问题。小富即安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没有资本,丧失信心贻害无穷。要把真抓实干作为工作准则,作为纪律要求,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这样,我们才能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我们才能在把握机遇中成就“十二五”的辉煌,完成搞好国有企业这个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任。
二、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第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切
实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准确把握发展主题,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进步。这次会议强调,做好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如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我认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安徽建工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更加注重通过发展来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企业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在发展上不断实现量的拓展和质的提升;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集团“十二五” 战略部署,结合本单位“十二五”战略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举措,促进企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充分整合一切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资源,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进步。
二要准确把握发展主线,确保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次会议指出,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为主线,准确把握好这条主线,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必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到企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项工作中,以结构调整作为发展方式转变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作为转变的强大动力,以落实“十二五”子分战略、职能战略作为重要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三要准确把握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胡总的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十二五”主要目标,到2015年,实现“4235”规划目标。同时,也提出了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并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目标任务已定,关键要抓好落实。落实的力度、效果和水平,反映着我们的执行力和工作作风。集团上下要按照这次工作会议的部署,分解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围绕“十二五”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切实保证年度目标如期实现,确保“十二五”第一年集团和各单位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新开局、高起步、上水平、开门红。
四要准确把握发展举措,确保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二五”和今年的工作,集团公司均已制订并提出了重要的发展举措。这是集团公司着眼于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应对之策,既体现了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集团公司在发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实际。各级各部门要在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中,通过各种会议、内部报刊、网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举措,把全体职工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上来,把精力倾注到发展措施的落实上来,确保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要胜利地完成今年和“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同心协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就是站在新起点,积极适应新变化,顺应职工新期待,有效利用新机遇,有力应对新挑战,不自满、不懈怠、不折腾,意气风发地实现改革发展的新业绩;同心协力,就是要增强集团上下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群策群力地推进各项工作和事业取得新成就;真抓实干,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上,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在服务职工上,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努力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职工和历史的检验;锐意进取,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敢于突破,着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奋发有为开创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三、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政治环境,为改革发展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证
在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二是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国企业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新的实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提高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观念和处理能力。应该理解,人民内部矛盾在企业,则是表现为在职工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强内部团结,促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处理得不好,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当前安徽建工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较多,甚至在一定时期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集团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有一个整体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这是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还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土地置换、拆迁补偿、在册不在岗人员的清理、历史负担及群体利益冲突等。对此,我们要切实增强群众意识和企业公民意识,彰显社会责任,有些问题能够解决的,我们要及时给予解决;有些诉求虽然合理,但一时条件不具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有些问题要求不合理,不能解决的或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理直气壮地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化解矛盾;极少数或极个别非法诉求和非法行为,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和制止。实现今年工作目标乃至“十二五”战略任务,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本单位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切实负起责任,要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这三者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加快发展,同时必须把握好改革的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既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又要考虑到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出台一项重大决策,充分考虑到对职工群众的心里预期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使职工群众感到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着力解决好改革发展中职工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分析本单位的形势,善于发现苗头和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政治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在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决不能放松和削弱。当前,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要求,力求想问题、谋发展、做决策,都能与时代合拍,与事实相符,对实际管用。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内在矛盾为主要内容,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不同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千方百计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鼓励和倡导一切有利于搞好生产经营的精神因素,以保证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要真正做到抓生产经营从思想入手,抓思想工作从生产着眼,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大局服务,把治企思路、核心理念、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向广大职工讲清楚讲明白,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营造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解释、教育引导上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并对自身的结构功能、思想观念、活动方式加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注重人文关怀、心里疏导,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确立平等信息交流平台与渠道,通过协调与沟通改变员工的态度,实现员工的普遍认同,培育对企业的信任,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大力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各级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参与决策、主导用人、保证监督作用的途径和办法。把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结合起来,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支持董事会和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各单位要严格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规范决策行为,做到科学民主决策。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切实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着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
要紧扣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要把深化“三级联创”作为统揽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这个有效载体,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要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先争优活动是当前我们加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按照今年集团公司党委工作意见,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各方面的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思路,在解决热点、难点上下功夫,各单位党委(总支)书记要真正承担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书记抓,抓书记,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同志们,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满怀“十一五”圆满收官的喜悦,踏上“十二五”新的征程,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朝夕勤勉,永不懈怠,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把潜在机遇转化为发展现实,真正让“黄金机遇期”成为“黄金发展期”,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